珍珠鳖品种介绍及大全?

网上有关“珍珠鳖品种介绍及大全?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珍珠鳖品种介绍及大全?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
珍珠鳖有什么特点?珍珠鳖,学名美国山瑞鳖,其性情温顺,容易养殖,经济效益较高,成为当前群众龟鳖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。珍珠鳖多少钱一斤?

分布

分布于主要分部在美国中、南部,市场近几年来,珍珠鳖一直是广东、港澳冬季火锅的主肴之一,它不但味道鲜美,而且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比中华鳖高,发展前景不错。

外貌特征

珍珠鳖体形基本呈椭圆形,颜色金黄,比中华鳖光亮,而小苗颜色乌黑,背甲带有珍珠似的斑点,裙边像镶嵌了一道金边,头部较小。四肢较扁,指、趾间满蹼,均具3爪。尾短,雄性尾尖超出裙边。背橄榄色或棕橄榄色,腹部肉色或灰色。

生活习性

珍珠鳖生活于江河、山涧、溪流中。以软体动物、甲壳动物和鱼虾等为食。卵生。5~10月繁殖,6月为盛期。雌龟在夜间于向阳而潮湿的岸边沙滩或泥地上挖穴产卵,穴深11~18cm。产卵场所距水面不超过2m。当水温低于12℃以下时,则潜入水底淤泥及细沙中冬眠。

人工养殖

珍珠鳖也称美国山瑞鳖,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、南部地区,是近年从美国引进的一个新品种。因其具有适应性强、食性杂、抗病力强、生长快、营养价值高、成本低、市场销量大、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。

珍珠鳖多少钱一斤?

珍珠鳖苗价格就高达75元/只。在广州市场这种鳖价格60~70元/斤。但苗种较贵,需要养殖许可证进行养殖。珍珠鳖是近年来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,在温室中养殖,雄性鳖增重慢一些,雌性鳖年增重1500~2500千克。

珍珠鳖怎么养?

1、珍珠鳖的饲养并不困难,鳖的皮肤有补助呼吸的作用,这样可以让它们长时间的停留在水下,它们是属于高度水栖的龟类,所以在饲养缸内不用设置浮岛,水温控制在24度至28度之间,冬天要加温饲养。珍珠鳖属于纯肉食主义者,特别小的幼体可以喂红线虫,大一点的可以喂小鱼,小虾或者瘦肉。它们很少有晒壳的习惯,在饲养中也要避免阳光的直射。

2、温室条件

常规养殖甲鱼的简易温室一幢,占地在405平方米,其中的养殖池12只,每只30平方米,共360平方米,池深60厘米。水源充足,进水方便,水质清新,附近无污染源。1_增氧泵一台,每只池子配备了充气头10只。

3、温室清理和消毒

试验之前温室热水管、增氧管、充气头等设施来进行修理更换,水泥池进行清洗和消毒,温室墙壁、过道等也进行消毒,消毒药物为三氯异氰尿酸。

4、鳖种放养

2004年9月13日购进平均规格为10克/只的美国鳖1400只,分放4只池,每池放养350只。鳖种放养前用种苗精消毒。放养时池内水位为10厘米,将消毒过的稚鳖放在池边,让其自行爬入水中。

5、饲养管理

⑴温度控制:珍珠鳖怎么养?在整个养殖期间控制水温在30~31℃,空气温度控制在32℃。

⑵饲料投喂:珍珠鳖怎么养?整个养殖期间投喂蛋白含量为46%的稚鳖料,饲料做成软颗粒,刚开始时粒径3毫米,生长后期粒径6毫米。水下投喂,食台平放在水面下10厘米层面上,用木板制成食台。每天投饵3次,每次吃食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。

⑶水质管理:依水质变化,一般2天左右排污一次,每次排掉2厘米,排污后再注入新水。随着鳖的生长,逐步加深水位,养殖2个月后加到水位40厘米。

⑷病害防治: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。每半月用20克/米3生石灰和0.2克/米3三氯异氰尿酸交替全池泼洒一次。因分池操作不当,曾引发细菌感染而产生死亡,采用恩诺沙星拌料投喂和土霉素消毒水体后,基本控制了病情。

“LY-生命素”使用成功案例分享

1.土壤选择

一枝黄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,但种植在疏松、透气、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中会生长得更加茂盛。每半个月可以在土壤中加入硫酸亚铁,以保持土壤的酸性。

2.适宜的环境

笛鲷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6-26度之间,冬季的温度不能低于5度,否则会造成植物的冻伤,而笛鲷喜光,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更旺盛,但夏季阳光太强,需要遮光降温处理。

3.适当加水。

在保养金甲鱼的过程中要注意浇水的频率。春秋两季每2-3天浇一次水即可,但夏季气温高,水分蒸发快,要天天浇。到了冬天,金甲鱼的吸收能力会减弱,所以可以每隔5-6天浇一次水。

4、适时修剪

如果你想让金甲鱼长得更茂盛,你应该剪掉树枝的顶端,以促进其侧枝的生长。除此之外,你还要剪掉金甲鱼的枯叶、弱枝、过旺枝,避免营养消耗过多,为新一轮的生长做准备。

山瑞鳖和珍珠鳖有什么区别

案例一: 养殖鳗鱼出现“老头鳗”是养鳗生产中常见的情况,这与鳗鱼的投饵方式有关,养鳗一般多投喂粉状饲料,并做成糊状成团投喂,因投料集中,小鳗鱼抢食能力较差,养殖一阶段后常有少部分鳗苗生长较慢或几乎不生长,俗称“老头苗”,或称“尾苗”,体瘦小,发黑,摄食少,生长慢。实质就是营养不良,严重的鳗苗消化器官萎缩。97年,我们就用“LY-生命素”的相同产品改善“老头鳗”,现在用“LY-生命素”,效果非常突出,通常一星期内就会出现部分鳗鱼体色变蓝,摄食量增加,生长速度加快,然后数量逐渐增多,最后基本恢复正常,达到正常鳗鱼水平。

案例二: 广东惠州一养鳗场,2007年鳗鱼出现吃料不好,体色变为茶色,后坚持内服“LY-生命素”+“鱼大四号”,一个月后,鳗鱼体色明显变蓝,吃料增加。

案例一: 石斑鱼是深海鱼类,喜欢环境稳定,而海水网箱养殖多在浅水区,又因台风、涨落潮等影响,环境反而更不稳定,因此网箱养殖石斑鱼成活率非常低。2002~2003年,厦门杏林湾等处还有大量网箱养殖,一老板养殖云纹石斑鱼,苗种自越南引进,湾内也有多家养殖,其他很少成功,而此老板连续2年养成,当时养殖户间沟通较少,直到后来一养殖户拿着一瓶“清毒散”(主要成分同“LY-生命素”)找到我们,我们才得知此老板一直内服这种药。后来我们用来推广在黄花鱼、鲈鱼等海水鱼上,效果都很突出,如:预防“翻肚”(天气突变后应激造成)等症,效果很好。可以肯定“LY-生命素”的抗应激功能。

案例二: 海南省会文宝寺村王老板水泥池标粗石斑鱼,驯料后坚持每餐内服以“LY-生命素”(5克/斤料)为主的营养保健套餐,平时很少用抗菌药,今年连续标了十几批珍珠龙胆全部成功。王老板说:“平时多用营养套餐,鱼的体色亮、金**,活力也好,吃料猛,不容易生病。”

对虾病毒病发病率极高,一旦发病,很难控制,因而才逼出了目前我们推广的“可控生态养虾技术”,国内其他同仁也有同样看法。其中稳定环境,提高对虾的抗应激、抗病力是关键点。多年我们以“LY-生命素”或“清毒散”(含“LY-生命素”主要成分)作为提高对虾的抗应激、抗病力的药物效果确实,用过的养殖户几乎都能看出一定的效果。这里我们汇集几个例子给大家参考。

① 增强虾苗体质,提高抗“红体病”的能力

案例: 广东珠海斗门,一南美白对虾池塘,放养的 “土苗”(非一代、二代虾苗) ,放苗15天开始内服“LY-生命素”+“利多精”,在周围虾池多数发病出现“红体”、“红尾”时,此塘虾的活力好,反而提前出现 “蓝尾”(自然体色) ,并较其他池提早20多天出虾。正常养殖“土苗”后期规格多不整齐,此塘虾出池的规格相对整齐,亩产1000斤,在当地养殖算成功的了。

② 配合治疗“红肝”

案例: 广东珠海小林黄老板,放苗30天左右,虾出现肝肿大、发红,内服“LY-生命素”+“肝胆康”连续5天,虾肝脏恢复正常。肝脏发红、肿大,在白对虾养殖中很常见,现都在了解病毒、细菌、应激等原因都能引起此病症,本病例中是何原因,已无从证实,但从原理上,“LY-生命素”对上三种原因都有一定的效果,配合 “肝胆易康” 应该效果更明显。

③ 配合治疗细菌性“红须”、“红腿”

案例: 广东顺德,一土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,虾规格200~250头/斤。2008年11月12日,虾出现红须、断须、红眼,游泳足尖较红,水体浑浊、略显黑色。根据经验,本病应为细菌引起。内服“LY-生命素”50公斤料/瓶+“菌毒出血康” (已停产,可用“氟苯尼考粉”替代。) 20公斤料/包,混在一起连喂4天,同时外用“EM6” (同“利菌多Ⅱ”) 和“碧水安”调水,均按正常用量。11月16日,虾红须、红脚症状明显减少,水色渐渐转好。

④ 辅助治疗对虾肌肉发白

案例: 广东斗门,一南美白对虾塘,放苗45天,虾体弱,提起料台,虾活力差,内有多个肌肉不透明发白的虾,并有死虾。内服“LY-生命素”+“菌毒出血康” (已停产,可用“氟苯尼考粉”替代。) 2天,后内服“LY-生命素”+“利多精”,7天后虾恢复正常,无死虾。

⑤ 促进虾摄食,减少发病

案例: 广东珠海斗门,一口6亩的南美白对虾池塘,放苗2个月,虾吃料慢,肠道较正常的虾细(不饱满),粪便长。内服“LY-生命素”100斤料/瓶,配合“利多精”使用,2天后虾吃料明显增多,效果明显,一个月后依然稳定,最后反而比同一批苗大,其它池塘发病时,此塘没有。

⑥ “虾跳水”处理

案例: 广东省大鳌钟老板虾塘10亩。“大水虾”(室外土塘养虾),放一代苗45万,50天,喂35斤一餐。该老板称塘头有虾跳,喂料时候跳的厉害,吃完料就不跳了。该情况是由于塘底缺氧,底脏,底层毒素增加引起的虾跳水。后经过改底、增氧,内服“LY-生命素+营养快线+利多精”(5:5:1)套餐5天后,无虾跳情况,吃料变快,虾体抗低氧能力增强。

⑦ 增强虾体质,防止“白便”

案例: 广西省东兴市江平榕树头钟老板的虾塘,2012年至今一直坚持使用利洋营养套餐“LY-生命素+营养快线+利多精”拌料,每天至少拌料一餐,两年来虾没有发生过白便,体色透亮,活力十足,肠胃和肝脏饱满清晰可见,提罾时活蹦乱跳,水花四溅。

⑧ 促进摄食,缓解“偷死”

案例: 广东省江门市沙堆镇陈老板虾塘,放苗40多天,发现增氧机下有100多条“偷死”,后抛网检查,虾90%以上活力差,“软身”、“红肠”、色素重,虾吃料慢。后少量多餐(5餐/天)并配合“利多精+营养快线+LY-生命素”,坚持一个礼拜后,发现虾活力增强,吃料快,“软身”、“红肠”等现象明显减轻,虾身透亮。

案例: 甲鱼疾病最难治,一般都则这样认为,因为甲鱼抵抗力较强,很少发病,除稚甲鱼阶段,又很少急性死亡。病甲鱼症状相似,陆续死亡,多呈慢性发病过程,因而治疗也很困难。

东莞博罗黄老板养甲鱼十多年,6口池塘,自养亲鳖,自繁自孵自养,多余的小苗卖掉,在甲鱼养殖多年的大浪淘沙中,还活了下来,实属不易。黄老板年年养的亲鳖都有一病,越冬后陆续死亡,日死亡量多在0~3只,多年都用抗菌药治疗,效果均不明显,每年也有几百只死亡,后改用以内服“LY-生命素”(4g/kg料)为主的方案,同时少量多次用“福地安”改底,结果半月内死亡看不出变化,20天后感觉死亡减少,1个月后极少死亡。以后也采取这种方法,效果都很稳定。可见,这种“用保健当作治疗”的方法对慢性病还是很有效的。

案例: 2007年,我们在广东惠州泰龙鳗鱼养殖场推广可控生态养鳗技术,该厂养殖水面350亩,池塘共计24个,07年投苗50万尾。06年本场烂鳃、指环虫病严重,治疗困难,以致老技术员偷偷跑掉,无奈原场会计接手负责技术及管理,在公司的帮助下,07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整个养殖过程中未发生虫害,150天未杀过虫;发病率低,除细菌性烂鳃外,未见有大规模发病,死亡率低;吃料稳定,吃食快,高温期不退食;生长速度快,26P到4.2P生长时间为150天;饵料系数低,饲料浪费少;回池率低,规格比较齐整。

以3号养殖池塘为例,面积11.8亩,平均养殖水深1.2米。6月18日放苗1239kg,26P,共32214尾,养殖5个月共计投饵9695kg。11月17日出售5896kg,抽样为4.2P,回池1243kg(包括能销售的2.5P、3P的鱼),平均5.8P,养殖150天,净增重5900g,成活率99%,出成率77%,饵料系数1.6,饲料利用率61%。

养殖过程除不换水、改水、改底等稳定环境措施外,主要是内服保健,长期坚持内服“LY-生命素”2.5克/公斤饲料+“利多精”2.5千克/公斤饲料,应该是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案例一: 山东莱州大棚养殖海参(原来养大菱鲆池),半夏眠期间海参经常出现发黑、发硬现象,使用“LY-生命素”5克/立方水+“营养快线”5克/立方水,连续药浴5~7天,海参发黑、发硬情况减少。

案例二: 辽宁大连交流岛地区总结,海参网箱保苗过程中,饲料添加“LY-生命素”5克/公斤料+“利多精”5克/公斤料+“营养快线”5克/公斤料,在整个保苗过程中参苗成活率明显提高,且生长速度快,苗光泽度好,体质健壮。

案例三: 2013年山东即墨田横,“北参南养”模式。使用水车运输参苗到福建,需要20多个小时,海参经常出现“排脏”(吐肠)、僵直、死亡现象,运输成活率较低,而在运输前使用“LY-生命素”1~2ppm+“营养快线”1~2ppm,强化营养、增强体质的参苗,运输成活率明显提高,用没用过“LY-生命素”的苗都能看出来。

案例四: 山东省莱州崔家张老板大棚养殖海参,25平米的池子放苗50斤,海参苗从抓回后就使用“LY-生命素”10克/池,连续使用了一个月后,海参状态非常好,基本没“吐肠”(排脏)现象,刺很坚挺,摄食量大,排出的粪便较好,个头大小与不用“LY-生命素”的对比也有所增长。

案例五: 山东莱州市海参养殖出现“老头苗”,使用“LY-生命素”5g/方水+“营养快线”5g/方水,1周开始吃食,半个月能与其它苗规格差不多。

案例一: 江苏省高淳县团结圩杨老板30亩蟹塘,长期投喂“LY-生命素+利多精”保健套餐。6月中旬池塘暴发蓝藻,多次杀蓝藻后,也没控制住,但是塘里河蟹没有出现伤亡,活力还挺好,之后一直坚持投喂营养套餐至上市。螃蟹成活率7.5成,规格平均3.5两。

案例二: 江苏宜兴高塍朱家渎村陈老板养蟹十年。2010年至今,养蟹全程内服“LY-生命素+营养快线+利多精”保健套餐。之前每年7、8月份塘中有螃蟹损伤现象,用保健套餐拌料后,连续三年河蟹吃料好,几乎无损伤。

案例三: 安徽省马鞍山市湖阳军区圩陈老板养蟹面积50亩。2010年之后就开始投喂“LY-生命素+利多精”营养套餐,促进河蟹摄食及消化吸收,减少粪便、残饵对底质的污染。池塘底层淤泥发黑、发臭的慢,水质也一直都很好。

案例: 江苏大丰东台,10~11月份易出现“牛奶病”(病蟹俗称“牙膏蟹”)。其症状主要为:折断梭子蟹步足后发现有乳白色液体流出,打开蟹壳以后,发现内脏及肌肉呈乳白色液体。出现该问题的池塘,一旦发现死亡,3~5天可达到死亡高峰期,死亡量大,用药治疗时,效果不明显。后来经过证实,长期内服“LY-生命素”(2~4克/公斤料)+“水产诱食酵母”(4克/公斤料)可以有效预防此病。据报道,这种“牙膏蟹”是由一种血涡鞭毛虫引起,这可能与“LY-生命素”的抗虫作用有关。

案例一: 福建宁德地区大量养殖大黄鱼,是我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,有20多年的养殖历史,开始几年养殖成功率很高,近年因污染加重、病害严重,特别是隐核虫病泛滥成灾,隐核虫本来就难治,特别是网箱养殖更是无计可施,成活率越来越低。08~09年我们也推广以内服抗病为主的思路,内服“LY-生命素”+“营养快线”,效果突出,不仅隐核虫病少,其他病害也减少很多,同时吃食旺盛,饵料转化率高,体色漂亮。

案例二: 福建东山土池养殖牙鲆,冬春经常发生隐核虫病,采取内服“LY-生命素”+“低聚糖-500”,并配合改底也取得较好的效果。

案例三: 山东莱州叶家大菱鲆苗室,十几个池子,每池放5.5头/斤的苗一千尾左右。五月份,发现鱼苗活力差,脑袋、眼睛发白,到店检测,十条鱼有九条鱼的脑组织里检出盾纤毛虫,曾经用过甲醛药浴,效果不明显,鱼苗摄食情况和体质越来越差,养殖户都想放弃。使用“LY-生命素”5克/斤料+“利多精”5克/斤料,连续内服两个月,鱼苗状态逐渐恢复,吃的好,消化好,活力也好。

案例: 天津汉沽大田镇温棚养殖白鲳鱼,吃食不好,消化不良,肠壁变薄,后肠粪便发黑、发臭,镜检粪便中含有大量六鞭毛虫。内服“LY-生命素”200斤/瓶,连续使用几天后,白鲳摄食情况好转,肠道内六鞭毛虫数量明显减少。

案例一: 广东台山杜老板养殖鳗鱼,2007年2月8日,鳗鱼因药残建议内服“LY-生命素”5克/公斤料降解,用药期间周边场正流行爱德华氏病,其他场多数出现较高死亡。2个月后杜老板的鳗鱼药检合格售出,同时未发生爱德华氏病。事后分析未发生爱德华氏病的原因,认为既然“LY-生命素”解药残,而降解药残主要在肝脏,其保肝、解毒功能应该很强,后来果然证实此推断,“LY-生命素”的保肝功能非常突出。

案例二: 2008年7月18日,福建福清林老板水泥池精养池养殖鳗鱼,出池时药检发现硝基呋喃类超标(0.47ppb),不能出售,发现后内服“LY-生命素”5克/公斤料,连用1个多月,后经多次抽样药检,未检出呋喃类,鳗鱼顺利出售。

案例一: 福建龙海等地区也多次反映,长期投喂“LY-生命素”的虾池,虾的弹跳力强,虾壳光滑,光泽好,肉质鲜美,无土腥味,相当于海水虾的品质。

案例二: 天津汉沽大田,地下热水温棚养殖白鲳鱼,面积2亩,水深3.5米。每年四月中旬出鱼,土腥味很重,换水(每天换30~40公分水)、清淤(半个月吸一次底)处理,效果不明显。据养殖户崔老板反映,使用LY—生命素“(1吨料拌8瓶,约250斤/瓶),连续投喂三个礼拜以上,土腥味能明显减轻。

一、形态特征不同

1、山瑞鳖:体积比一般的中华鳖大很多,且头两侧有好些疣粒。体长30—40厘米,宽23厘米左右,体重20千克左右。

2、珍珠鳖:体形基本呈椭圆形,颜色金黄,比中华鳖光亮,而小苗颜色乌黑,背甲带有珍珠似的斑点,裙边像镶嵌了一道金边,头部较小。四肢较扁,指、趾间满蹼,均具3爪。

二、生活习性不同

1、山瑞鳖:山瑞鳖喜欢生长在石山区的小溪石缝中,故有“山珍”之誉。山瑞鳖生长的最佳水温为25~32℃。当水温在37~38℃时,山瑞鳖表现得十分难受,很容易被热死;在水温12℃时,山瑞鳖的活动减少,不摄食,进入泥沙中休眠。

2、珍珠鳖:生活于江河、山涧、溪流中。以软体动物、甲壳动物和鱼虾等为食。卵生。5~10月繁殖,6月为盛期。雌龟在夜间于向阳而潮湿的岸边沙滩或泥地上挖穴产卵,穴深11~18 cm。

三、分布范围不同

1、山瑞鳖:分布于中国的广西、广东、贵州、云南等省,其中以广西西部地区数量较多。

2、珍珠鳖:分布于主要分部在美国中、南部,市场近几年来,珍珠鳖一直是广东、港澳冬季火锅的主肴之一。

百度百科-珍珠鳖

百度百科-山瑞鳖

关于“珍珠鳖品种介绍及大全?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
(9)

猜你喜欢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登彩云的头像
    登彩云 2025年10月27日

    我是明德号的签约作者“登彩云”

  • 登彩云
    登彩云 2025年10月27日

    本文概览:网上有关“珍珠鳖品种介绍及大全?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珍珠鳖品种介绍及大全?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珍珠鳖...

  • 登彩云
    用户102707 2025年10月27日

    文章不错《珍珠鳖品种介绍及大全?》内容很有帮助

联系我们:

邮件:明德号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