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上有关“如何评价BBC纪录片《the story of China》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评价BBC纪录片《the story of China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您好,我想写下一些我多这个纪录片的看法,希望您能采纳。
1.这次BBC做得足够客观,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观念进行了详细刻画,抓住了中国历史的主要脉络,后续的剧集值得期待;
2.BBC虽对中国的历史表现得足够尊重,在讲述的时候高级黑了好几波,如若后面播出至与tg相关的近现代史,还望大家批判性地观看;
3.BBC毕竟是外媒,对中国史的理解难免会存在错漏,如上文提到的祭天和节目后半段有关火的传说都表述有误,而且关于“凤鸣岐山”、“鲁堕三都”等典故的描述也会让人感到茫然,推荐大家到弹幕网站收看,会有科普君无私奉献帮助大家理解。
所有的文明,都渴求征服时间。他们建造更高大宏伟的建筑,以逃避消亡的命运,但从未成功。万物,皆有终结。
历经两年多的筹备,艺术史纪录片《文明的轨迹2(Civilisations)》3月1日在BBC 2频道上开播了。
该系列纪录片由上个世纪英国首部艺术纪录片《文明的轨迹(Civilisation)》翻拍而来,长度为9集,每集时长为1小时左右,由BBC、Nutopia影视制作公司、美国公共电视网(PBS)共同出品。
这一次鸿篇巨制的程度也不输当年。三位主持人Simon Schama,Mary Beard和David Olusoga带着各自的学术专长来到镜头前,走访了31个国家、6个大洲。
其中覆盖了从古到今来自东西方的500多件艺术品,透过艺术之眼,探索“人类创造的起源”、“观看艺术的方式”以及“全球文明的进程”。
拍摄:
三个不同视角的解读串联起了六个大洲的文明,在《文明2》中,肯尼斯·克拉克的欧洲中心主义被“纠正”了。他曾坚信少数艺术家的“神赐天赋”造就了文明,而原作《文明》中出现的艺术家都是男性,主要来自意大利、法国和德国。
1966年,这位63岁的艺术史学家启程与BBC制作人一起,花费了三年时间,走访了11个国家。
于1969年推出了13集长的首部艺术史纪录片《文明的轨迹(Civilisation: A Personal View by Kenneth Clark)》(又名西方艺术史话),被BBC誉为“电视史上的里程碑”。
关于“如何评价BBC纪录片《the story of China》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 
 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明德号的签约作者“婉仪仪”
本文概览:网上有关“如何评价BBC纪录片《the story of China》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评价BBC纪录片《the story of China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...
文章不错《如何评价BBC纪录片《the story of China》》内容很有帮助